IPTV黃子漢:不能遏止盜版 台灣數位匯流就會輸在起跑點

文/蘇元和
「我們從市面上、未取得內容授權的電視盒與直播APP中發現,許多盜版的台灣內容與頻道中,有一大部分來自於中華電信MOD的頻道,進一步發現未有取得授權內容的電視盒與MOD播送同一個頻道的時間僅相差2分半。」中華IPTV頻道商協會秘書長黃子漢表示,從普通常識就可判可知,盜版業者若鎖定較有市場的60個頻道,只要申購60台MOD機上盒,集中在某ㄧ地點接收MOD訊號後,再透過設備將訊號轉發,就可供未取得合法授權內容的電視盒播出侵權的節目內容。
事實上,6月間新聞報導刑事局破獲的千尋盜版事件,盜版業者就是有從有線電視訊號、中華電信訊以及衛星頻道訊號號等來源加以竊取。
黃子漢從品質角度分析盜版的樣態,他說,訊號源若不夠穩定,盜版的節目內容會失真且模糊,中華電信是國內最大的網路供應商,網路穩定且畫質壓縮技術好備受肯定,因此,盜版業者為了讓用戶看到不那麼卡頓的影音內容,到高品質的中華電信內容傳送網路(CDN)竊取內容,必然是優先的選項。
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助理教授葉志良也表示,用戶能否看到順暢的影音內容,關鍵在於有良好的網路環境,不管是電視盒內連結出去國外網站的頻寬或是網站將影音內容傳到用戶端的品質,內容傳遞網站都會選擇購買CDN服務,或是與當地大型的電信業者合作,提高傳輸效能。
葉志良表示,若盜版業者使用CDN或機房就在國內,政府執法機關有權,且有責任處理這樣的侵權違法的情事。
黃子漢進一步說,目前還未看到中華電信積極協助遏止盜版的行為,其實官股色彩濃厚的中華電信,只要有心配合政府的政策,絕對有能力協助正版影視產處理侵權違法的行為。
「我認為,態度上,中華電信只要不置身事外且有意願做,打擊盜版的成效就指日可待了,至於執行的方法都可以進一步討論。」黃子漢說,政府對盜版侵權行為有多重視,中華電信投入的力道就會有多大。
由於智慧財產權法的缺漏,今年初以來,已有相關協會透過多次的會議,研擬防制盜版行為的策略,打擊盜版的意識再次被凝聚起來。
黃子漢表示,IPTV頻道商協會成立較晚,但IPTV協會與其他公協會打擊盜版的目標一致,過去幾年,其他的公協會已做很多的努力,雖然還沒有看到法院成功的判例,但也累積很多內容遭盜版的證據及經驗。
黃子漢說,因為價格及其他因素存在,仍有一些消費者選擇看盜版內容,行政部門也對取締盜版可能會引起的網友反應存有顧忌,所以雖已踏上修法之路,但到目的地的時日仍充滿許多不確定性。
「我看起來是修法是正確之路,但何時能完成修法才是重點,令人擔心的仍然是遠水救不到近火。」黃子漢語重心長說,盜版行為對產業傷害很大,2~3年內,數位匯流內容產業可能就不見了,如果看不到產業的未來,誰還會投入投資製作內容?如果政府繼續緩作為,內容供應者面對投入的資金無法回收,誰還會想持續投資?
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曾在媒體有這樣的談話,他說,如果在蘋果手機時代,台灣做到了「台積電Inside」。下一個機會就是5G,台灣要緊抓住5G時代的機會,讓其他產業起來。
但黃子漢卻有另外的觀點,他說, 從2G、3G與4G的經驗來看,5G規格並不是台灣所製定,5G給台灣的機會不應只侷限在製造代工的角色,應該更擴大建立在數位內容產業的發展。
黃子漢認為,「節目內容盜版行為能被遏止,5G才有機會,因為台灣是一個最適合發展數位內容產業的地方,在5G高速寬頻時代,數位內容產業才是台灣無窮的機會。」
黃子漢說,台積電可以站在世界的舞台,那是從幾十年前就切入市場深根茁壯,反觀在數位匯流上,若台灣沒辦法靠文化與創意,內容發展受盜版牽制,台灣就會在內容方面輸在起跑點上,要發光發熱的機會就會更低了。
「OTT是台灣影視產業的翻轉契機,整合了跨產業、硬體、平台、科技與創意,若不見國家的政策呵護,很可能讓走在前面的業者,從領先的地位被打到C段班。」黃子漢說,如果盜版侵害正版業者,台灣內容產業規模就會越做越小,更進一步影響國家競爭力,所以要說盜版侵害文創產業是國安議題也不為過,因為年輕人未來在數位匯流產業發展的機會與舞台會愈來愈小,呼籲公權力的力道要再提升,不要讓台灣成為盜版的溫床,更不該讓盜版共犯結構持續的擴大。
圖片來源:TDC NEWS製作
延伸閱讀,看更多:
【讀者投書】
台灣數位匯流網歡迎各界踴躍發聲,來稿請寄至tdcpress.com@gmail.com,並請附上姓名、聯絡方式、職業與簡介。本網有權決定是否刊登及刪修之權利,本網不支付稿酬,且文責自負。
【請標明原文出處與原始連結方可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