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通訊、政策法令

德國《IT安全法2.0》阻擋華為參與5G建設

游可欣
2021/04/27
Spectr News Theme

台灣數位匯流網記者游可欣/綜合報導

德國之聲》報導,德國23日(德國當地時間)聯邦議院通過了醞釀已久的《IT安全法2.0》,又稱為「華為法」,德國徹底禁止華為參與5G建設,但這部法律也不僅僅是針對華為,主要是在保護重要的基礎設施,議員貝恩施蒂爾(Christoph Bernstiel)表示,「新法律允許所有製造商進行技術和政治評估,而不僅僅是華為。」

新法律制定,主要是為解決中國網路設備製造商華為,以及5G電信網路擴張的問題,並經過長期討論後制定的,美國指責,華為與中國政府有密切的聯繫,並對華為採取嚴厲的制裁,因為華為從事間諜和破壞活動。

德國明鏡週刊》報導指出,新法規定,只要一家供應商多次違反「可信度」的規定時,就會徹底被排除在5G網路的建設之外,而違反可信度規定,包括企業提供不實信息、不支持安全性檢查或發現IT系統的漏洞時,不立即通報排除。

德國之聲》報導,該法律旨在保護重要的基礎設施,如果一家製造商是由外國政府控制,或參與了被認為是危險的活動,並向德國提供有關安全的零件,那麼,德國內政部就有權力將其排除在外。

德國聯邦政府指出,新法進一步控制、賦予德國聯邦資訊安全局(BSI)的權力,法律授權BSI有權向電信和電信媒體提供商發布命令,以規避對信息安全的特定危險。擴大了具有特殊公共利益的關鍵基礎設施運營商和其他公司的義務。

Global Times》報導,華為在德國的公關部主任宋可騰(Carsten Senz)表示,華為歡迎聯邦議院批准《IT安全法2.0》,這意味著所有設備供應商都應符合更高和統一的安全標準。

經過多年的爭論,新法將使德國更接近法國、英國,聯邦議院批准的新《IT安全法2.0》限制了5G技術不可信任的供應商,也賦予政府阻止供應商的權力,德國內政部長賽賀佛(Horst Seehofer)認為,「新法賦予內政部決定權,當供應商不值得信賴時,可拒絕使用該供應商的零件。」

Politico》分析,最新的法案比政府去年(2020年)12月所提出的草案更為嚴格,而華為是德國4G基礎設施中三大運營商的特優供應商,執政黨在如何處理華為問題上存在分歧,才會讓法案一拖再拖。

受美制裁 準雲端、軟體市場

CNBC》報導指出,在美國對華為的制裁後,華為智慧型手機銷量暴跌,華為也轉型瞄準軟體市場,華為25日表示,希望能進入雲端市場,並在總收入中提高軟體服務業務。

Google製造了世界上大多數智慧型手機所使用的Android系統,甚至還從事車載軟體的開發,並擁有快速發展的雲端業務,華為也以Google為目標,推動鴻蒙作業系統(HarmonyOS)能夠運用在智慧型手機、汽車等各種設備上工作。

 

訊息來源:CNBCPoliticoGlobal Times德國之聲德國明鏡週刊

圖片來源:取自授權素材pixabay、pxfuel、TDC NEWS製作

更多台灣數位匯流網報導
華為歐洲危機續升溫 德法政策立法排華為
美續拆除華為設備 華為另謀出路轉攻養豬場

【讀者投書】

台灣數位匯流網歡迎各界踴躍發聲,來稿請寄至tdcpress.com@gmail.com,並請附上姓名、聯絡方式、職業與簡介。本網有權決定是否刊登及刪修之權利,本網不支付稿酬,且文責自負。

【請標明原文出處與原始連結方可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