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位頻道僵化】基本頻道三高、法規加深萬年頻道表

台灣數位匯流網記者方文/分析報導
2012年有線電視全面數位化後,然而,有線電視至今「萬年頻道表」、「頻位僵化沉痾」仍有待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大刀闊斧的變革!為何有線電視存在「僵化頻道表」?以下是《台灣數位匯流網TDC NEWS》追蹤系列報導。
有線電視系統商每個月從消費者收到每個月550元左右,包括可以收看到基本頻道約80個頻道,然而,系統商每個月固定會支付頻道授權費約240元/戶,再由基本頻道區塊的數十個頻道商分食240元/戶。這就是所謂有線電視240俱樂部,金額多落入到所謂的基本頻道區塊的頻道商口袋,而這些「定頻」播出的頻道商多由國內頻道代理商包括佳訊、永鑫、全球數位與大享代理的主流頻道(如表一)。
有線電視基本頻道區塊的三高
基本頻道區塊一「定頻」就逾10年之久,這個「前段區塊(基本頻道區塊)」擁有「高含金量、高普及率、高廣告收益」,在基本頻道區塊的定頻播出享有固定240元分潤並幾乎100%普及率優勢。
長年下來,這些定頻的頻道動輒得咎,因為主管機關過去以來NCC常不樂見頻道異動與下架事件發生,也造就了頻位與頻道僵化的現況,這也是萬年頻道表的現況,這更是造成新頻道高門檻,難以進入「前段」區塊的困境主因之一。
換句話說,新進市場的頻道業者在努力做好節目,或有差異化的節目內容,也無法在全國普及率下播送給全國消費者看,只能在部分系統商的數位區塊求生存,若其收入無法支撐優質節目產製也可能因而生存不下來。
法規僵化 限制市場競爭力
不僅如此,數位匯流時代,從類比時代的法規層面來看現在數位化市場,法規仍是層層管制(如表二、表三、表四與表五),也再度顯示在NCC強力管制下,反而助長有線電視市場媒體壟斷的現象,讓有線電視市場歷經20年來,仍然停滯不動,不但難以有效的彈性調整,也限制產業競爭力的提升。
圖片來源:取自google map、pxfuel、TDC NEWS製作
更多台灣數位匯流網報導
有線電視頻位頻道僵化 陳耀祥:努力朝區塊化邁進
NCC為何不破有線電視頻位僵化的沉痾
【讀者投書】
台灣數位匯流網歡迎各界踴躍發聲,來稿請寄至tdcpress.com@gmail.com,並請附上姓名、聯絡方式、職業與簡介。本網有權決定是否刊登及刪修之權利,本網不支付稿酬,且文責自負。
【請標明原文出處與原始連結方可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