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電重金搶帝王頻段 固網恐成最大受災戶

文/姜文
5G(第五代行動通訊技術)開台,而全球的5G布建時程,美國、韓國以及中國在2019年下半年開啟大量基地台建設和商業營轉;國內市場也喊得響徹雲霄,台灣在去年12月10日開始競拍5G電信執照,在有限標售譜頻資源下,這些志在必得的主要電信商,不到一個月便將價格炒過千億。
時至今日頻譜價格,不但超英趕美,更創下世界紀錄,但商業模式計較的是獲利模式,拉高成本阻斷對方進行市場,僅僅是第一階段的第一招。現實面自家缺乏殺手機應用,在基本費率預期不會低於現有4G價格,還要面臨消費市場恐不願買單。未來獲取頻譜的5G電信業者為求生路,勢必搶入有線電視抑或現有固網市場,此類的跨業競合恐將成為後續殺戮戰場。
中華電權利金20年攤銷損失小 固網預期永久損失更驚人
電信業是典型的資本密度產業,投資金額驚人,數百億權利金費用以及數百億基地台相關硬體費用占營收主要成本,顯見此一特許行業介入的門檻相當可觀。
以過去利潤而言,國內電信公司第一大資本額的中華電信,在2017年1月以前營收乃至於淨利都相當穩定,不論外在環境是好是壞,中華電信每股盈餘均在5元以上,但這三年在本業績效持續下滑,加上499之亂推波助瀾,去年每股EPS僅剩下4.23元,營運績效再創民營化以來最差數字,更是遠遠低於全年財務預測。
以目前競價結果,中華電信未來營運已是無力可回天,光是搶下3.5GHZ的456億元分二十年攤提,每年淨利便逕減22.8億元,按去年全年稅前淨利417億元每股盈餘4.23元,今年(2020年)恐將無法達到400億元每股4元獲利,更別說在5G基地台的資本支出,今年開始均將大量提列,營業數字將益形沈重。
5G正式推出之後,初期穩定性有待觀察,5G網路建設,仍存在光纖的需求與支援,但長遠3、5年之後來看,拋開光纖固網將是可能的結果,而支撐中華電信營運要角的固網市場,也將直接面臨市場新競爭與新商品崛起的壓力,與客戶跳槽的衝擊。截至去年12月底止,光世代寬頻用戶數為361.9萬戶,60Mbps以上的客戶數214.6萬戶,其中,100Mbps以上客戶達158.2萬戶,未來不論是轉用5G抑或是被其他固網業者以5G服務移轉,顯而易見中華電信恐怕會成為各大電信公司中最大的受災戶。
圖片來源:取自pxfuel、TDC NEWS製作
更多台灣數位匯流網報導
遠傳賭的大 狂砸資本額1.2倍搶標
台哥大300億搶5G半場門票
【讀者投書】
台灣數位匯流網歡迎各界踴躍發聲,來稿請寄至tdcpress.com@gmail.com,並請附上姓名、聯絡方式、職業與簡介。本網有權決定是否刊登及刪修之權利,本網不支付稿酬,且文責自負。
【請標明原文出處與原始連結方可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