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人物

經商之路 練台生如同曹操般的過人手段

蘇元和
2019/05/07
Spectr News Theme

文/蘇元和

他,曾是前年代董座邱復生的業務經理,又從代理三立電視董事長林崑海創辦的海華影視錄影帶竄起;他,被業界稱從商20年以來,累積財富超過200億元;他,過去被視為有線電視「喊水會結凍」的人;如今,他卻是有線電視市佔率最大的富邦集團董座蔡明忠進軍插旗花蓮地區,跨區要宣戰的人。他是人稱老練、年代集團董座、壹電視老闆練台生。

蔡明忠旗下有線電視多系統經營業者(MSO)擁有超過160萬戶,在有線電視市場市佔率第一,近來凱擘旗下的「豐盟」申請跨區到花蓮縣經營,還在等NCC點頭。

練台生(老練)擁有花蓮縣洄瀾有線電視、台東縣東台有線電視、花蓮縣東亞有線電視。依據內政部、NCC統計,台東總戶數超過82萬戶,老練旗下的系統業者有近3萬3千戶;花蓮總戶數超過12萬戶,老練旗下的系統業者有5萬3千多戶。數字顯示,老練在花東地區的有線電視戶數還有很大成長空間,但老練在花東可以說是具有獨佔地位。

自從NCC開放跨區經營之後,擁有北都數位股權的老練,這幾年來,因北都積極拓展北市經營區,甚至透過低價策略搶凱擘等客戶,而外界解讀蔡明忠的花蓮布局正是要直搗黃龍,反攻練台生花東地盤。

近年來,媒體也多聚焦蔡明忠與練台生在有線電視的戰火,事實上,他們倆人商場交手的是與非,包括10年前的錢櫃股權交易案與當年花東交易不成等往事,可以說雙方鬥智角力並非首次。

「老練是一個成功的商人。」千諾國際整合行銷公司董事長趙鎮泰說。但成功的定義,因人而異。以台灣諺語說:「賺錢如同賺水。」用這句話比喻練台生一生從商之路,他不但很會賺錢,且賺得非常容易。

趙鎮泰補充說,業界都這樣形容老練賺錢就像水龍頭打開,水(錢)就源源不絕的流出。

林昆海、王令麟、江永慶 「錢友」還是「盟友」?

「20年以來,老練從靠頻道代購、代理與經營系統台,10年前業界就估他約賺300億,現在數字可能更多。」一位產業人士表示,尤其在民國85年、86年以及105年、106年之間,老練確實在有線電視有著強大的勢力,但近1、2年,有線電視整個市場的變化,也因有線電視的併購後,老練就逐漸失去強勢地位。

若要更貼近有線電視版圖與地位發生的變化,套一句市場人士說法,有線電視市場已走進「後練」時期,未來恐怕會變成「無練」時期。

時間往前推,練台生更早期是在前年代董座邱復生旗下擔任年代影視的業務經理,之後,他轉換代理三立前身海華影視錄影帶的業務,直到現在仍然是三立頻道的代理商。

產業人士說,過去三立在曾歷經政府改朝換代,民進黨執政時期,濁水溪以南鞏固一定的收視族群,當時的收費價格很可觀。這一路走來,練台生因手握有三立代理權,使其能在有線電視市場「喊水會結凍」,也為練台生累積不少錢財。

如今,練台生成為年代集團的董座,後來也買下壹電視,其旗下頻道代理商佳訊與東昱握有近20個頻道,成為頻道代理商的大哥。

一位市場人士表示,已逝影視大亨楊登魁、前象山集團江道生之弟、木喬總經理江永慶、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都曾是老練商場上,共同拚過戰的盟友。

老練宛如曹操運籌帷幄的本領

若用歷史人物,形容老練,他會像誰?趙鎮泰說,「像曹操,謀略深、多,有霸氣,城府也深。」

歷史故事刻畫著曹操性格特徵之一還包括奸詐。但更精準地說,「老練是一位精明、精算的商場謀略者。」東森購物副董事長趙世亨說,練台生有很強的市場判斷力,很喜歡賺錢,也是一個愛當意見領袖與霸主的人。

當年為了有線電視這塊大餅,和信(中嘉的前身)和力霸友聯(東森媒體科技前身)的辜啟允與王令麟雙方掀戰火,而市場上小頻道商與系統商也想夾縫中生存卡位,老練在其間斡旋,非常擅於「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逐漸壯大自己的勢力。

不過,一位熟識老練的市場人士說,任何事情如同一把雙刃,商場如戰場,練台生的經商之路,就是不斷壯大自己,被對手吃掉的結局,不會發生在老練身上,換句話說,反而是別人要避免被老練吃掉。與老練合作而不歡而散的事,在業界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過去他(練台生)是跟著老闆(邱復生)賣錄影帶,最後,變成老闆賣股權給他,他坐上年代董事長。」市場人士說,從這點就可以知道練台生很厲害了。

「他磨功一流。」與練台生談判過的人打趣地說,舉個例子,練台生一談事,一談就好幾個小時,不管吃飯時間到了沒,似乎是先把人餓昏了,什麼就都好妥協。

「他不吃眼前虧。」趙鎮泰說,為了保持頭腦清楚,老練不喝酒,但很愛美食;老練不奢華,節儉到辦公室窗簾變形了也不會換,賓士大水牛的車子不換就是不換。

出生在外省家庭的練台生,念的是陸軍士官學校,他的政治光譜給外界印象是從藍轉綠,轉變的原因,市場人士說,印象很深的是當年前總統馬英九任內、金溥聰任國民黨秘書長時代,NCC把年代綜合台的執照撤銷,讓老練心生不滿,加上又與三立林崑海走得近,親綠色彩難免漸濃了。

 

圖片來源:TDC NEWS

【讀者投書】

台灣數位匯流網歡迎各界踴躍發聲,來稿請寄至tdcpress.com@gmail.com,並請附上姓名、聯絡方式、職業與簡介。本網有權決定是否刊登及刪修之權利,本網不支付稿酬,且文責自負。

【請標明原文出處與原始連結方可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