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怕中國OTT登台?郭建宏:「怕什麼!台灣要怕的是產製不出好內容。」

文/蘇元和
一聽到將有更多中國OTT業者要來台,映畫傳播董事長郭建宏直言:「你(指台灣)怕他(指平台)什麼!台灣應該擔心的是已經產製不出好內容了。」
那麼,台灣產製不出好內容,影視產業遇到什麼瓶頸?到底是誰的責任?
以下是郭建宏的專訪摘要:
《台灣數位匯流網》問 (以下簡稱問):台灣產製不出好內容,你認為這是誰的責任?
郭建宏答(以下簡稱答):我覺得是平台與頻道的責任,其實文化部有撥預算給平台與頻道,可是因為整體產業的環境不好,平台因此有拿了輔導金,卻沒持續投資製作內容。
例如:我拿文化部輔導金1300萬元,拍16集,等於一集花費80萬左右,但台灣都會劇一集製作費大致230至250萬元,那大概還有一百多萬的資金缺口,這時候平台若能投資,製作就不會有太大問題。
但有時候平台反而會把1300萬元的輔導金都拿走,有良心的業者也會拿走8成的輔導金,因此,我覺得平台與頻道都要負責,當然,文化部也要負責。
我認為,平台業者應該要把所有輔導金都拿出來並且再加碼投資,這樣才會有好的內容。包括中華電信MOD也應投入資金在內容上。
我再舉一個例子,一集的都會劇製作費約230萬元至250萬元,另加上輔導金80萬元,總共一集費用約310萬元到330萬元,這樣拍出來的戲還不見得有競爭力喔,何況是更少的金額。
問:你覺得文化部責任在哪?
答:我覺得文化部的評審制度有問題。今天藍色執政就找與藍色關係好的評審委員,綠色執政就找綠色關係好的評審委員,評審委員專業素質參差不齊,導致輔導金的撥放不公,我曾建議過台灣製作內容要更強,可以請韓國、日本專業人士來擔任評審。
台灣的專業人員就已經夠少了,文化部的輔導金還找那麼多沒有專業背景的人當評審。台灣現在就是扯到太多政治了,政治也不只影響到影視產業,其實已經影響到各行各業。
問:你怎麼看公視戲劇內容?
答:公視拍的《傀儡花》十集,一集60分鐘,製作費共一億多,代表一集費用約1千多萬元,比起現在的電視台一集只有70萬的預算,甚至能有70萬就偷笑了。因為現在是綠色執政,而這部戲有講到政治面,所以《傀儡花》才會拿到那麼多錢。
公視每年製作費3億至4億元,今年還有前瞻計畫近二十億經營公視製作內容,但從公視去年劇的表現來看,《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收視率也不好,此外,比較有名就大概只有《麻醉風暴》。
值得一提,《雙城故事》是Netflix投資的,在民視、公視、凱擘等平台上都有播出,但收視效果不好。
問:台灣戲劇要用什麼方式才能走向國際?
答:現在台灣需要有商業、娛樂模式才能走出去。文化部某些作為是正確的,像引進國發資金90億,我要強調一點,文化部提供的輔導金用意並沒有不好。但問題是又會扯到政治,政治關係好才能拿到預算。我舉公共電視的標案為例,如果5個評審,內部關係就有3個;7個評審,內部關係就有3個,所以標案都是因為「有關係」才能拿到資金。
所以,我建議文化部要把預算投資給對的人,資金最多的就是政府,但現在公視結合委託製作都跟綠營關係好,關係好的通通有,但卻不給專業人士機會。我要強調台灣不是不能走出去,台灣派專業人員走出去是很容易的。
問:你很早曾經跟中國有合作,你怎麼看台灣跟中國的合作關係?
答:現在台灣政府用太政治化看待很多事情,但回歸產業面,好看的戲大家都要看,韓劇為何厲害,因為內容好看。中國是宮廷劇好看,如果比偶像劇,還不一定會贏我們。因此,台灣是有優勢的,但就是業者不想花錢,因為台灣景氣不好,製作一檔賠一檔。
問:台灣戲劇環境為何低迷,資金變少?
答:台灣無線台2年前就開始賠錢了,有線電視平台、頻道也都有賺到錢,還有就是因為台灣廣告市場逐漸不好,也被多元媒體吃掉。
不過,有線電視營收獲利會慢慢下降,從前年第4季到去年第3季,有線電視少了13萬戶,將來只會越來越慘。
當有線電視錢賺得越來越少,又為了經營上不能衰退,所以就會少投資在台灣戲劇內容。結果這就變成一個惡性循環,平台提供不好看的劇,當然大家就會退訂。
問:買陸劇版權有比自己製拍便宜?
答:有,我覺得中國OTT自製劇銷售至台灣有線電視比較便宜,一集大概2萬美金而已(約64萬台幣)。
這個數字是超級便宜,台灣劇一集製作費少說也要70萬元台幣,但拍出的品質很差,反而是買版權的內容,品質效果好,內容又豪華。這也是為何台灣剩台語劇還有競爭力而已。
問:你怎麼看中國對影視管制的態度?
答:中國不僅對台劇嚴,對韓劇、甚至是陸劇都很嚴,因此台灣人去大陸也會很怕,怕隨時都會被扣上「台獨」而被封殺。但中國也不會完全排斥台灣人,像最近在中國大陸很的「幸福一家人」,這就是台灣人拍的。
圖片來源:取自各官網、TDC NEWS翻拍重製
更多台灣數位匯流網報導
【專訪】中國OTT登台?郭建宏:政府應要求自製比例活絡就業市場
【專訪】郭建宏:韓劇一集斥資逾2千萬 台劇一集縮水成70萬
【讀者投書】
台灣數位匯流網歡迎各界踴躍發聲,來稿請寄至tdcpress.com@gmail.com,並請附上姓名、聯絡方式、職業與簡介。本網有權決定是否刊登及刪修之權利,本網不支付稿酬,且文責自負。
【請標明原文出處與原始連結方可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