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中國OTT登台?郭建宏:政府應要求自製比例活絡就業市場

文/蘇元和
「2018年,必追的陸劇,你追了幾部?」隨著近年來,陸劇品質逐漸提升,且在台灣掀起一波波的收視熱潮;據悉,中國廣電總局釋出訊息並鼓勵更多中國OTT業者如騰訊、優酷、芒果等順應這波熱潮前進台灣。
1980年到1990年代,這期間是台灣戲劇節目輸出中國的黃金時期,隨著2011年至2013年,台劇熱潮在中國市場已漸衰退;反觀台灣則來自於韓劇、陸劇來勢洶洶,先後搶佔台灣螢幕與眼球市場。
面對兩岸特殊關係,以及電視交流不平衡的現況,台灣政府如何阻擋中國更多OTT業者挾著資金、資源、自製能力與產量且登台插旗?《台灣數位匯流網TDC NEWS》特企名人專訪,與長年投資且經營影視產業30年以上的經營者,共同探討台灣影視產業面臨什麼問題?台灣業者又該如何備戰?
首位登場的專訪人物是見證台灣影視30多年的起起伏伏,在傳播界有「電視皇帝」之稱的映畫傳播創辦人、董事長郭建宏。
以下是郭建宏的專訪摘要:
《台灣數位匯流網》問 (以下簡稱問):你對有更多中國OTT登台的看法?
郭建宏答(以下簡稱答):首先撇開政治與法律面的問題不談,僅從產業面來看,其實進來是對的。但政府應該從兩個方面來做:第一,中國進來的OTT業者要審查,因為有線電視必須被審查,但不能說中國進來的OTT就不用審查。
第二,政府必須要求中國OTT業者達到台灣自製節目(劇)比例的要求,也要規定新播劇的比例,維持內容品質。部分比例可以買,但不能全都用買的。因為現在有線電視與無線電視都有被要求自製節目比例,相對地,中國OTT業者也必須做到。
問:你怎麼看台灣戲劇市場與生態?
答:現在台灣從業人員面臨一個很慘的問題就是沒有人要製作戲,從無線來說,只有民視在作戲,其中最大宗就是台語八點檔,長達2個半小時,但不是什麼精緻內容。另外,剩下綜藝節目還不錯,戶外遊戲節目還可以有競爭力,但棚內節目就都死光光了。
現在無線華視、中視、台視都沒有製作戲了。台視現在會買TVBS的戲。從有線電視來看,中天也沒有製作戲,八大偶爾製作都會劇,緯來也偶爾製作戲。三立仍然還有製作戲,主力也還在台語八點檔,因為花的錢少但效果最好。TVBS有《女兵日記》以及一些都會劇。再看台灣OTT業者根本沒有人在製作戲。
現在,台灣那麼少量的戲劇可以提供從業人員就業,但中國OTT業者進來台灣,政府幫我們把關他們的內容,規範每年要製作多少台灣戲的時數,台灣影劇從業人員就可以有戲可以拍。
從愛奇藝例子來看,台灣劇應該由愛奇藝一起參與製作。不過,愛奇藝來台其實也沒有獲利,去年愛奇藝有四檔台灣自製劇,沒有獲利之下,所以今年僅剩兩檔,賣給有線電視與無線電視。但即使如此,愛奇藝已經創造6檔戲的工作機會給台灣市場。
未來,如果NCC規範進來的中國OTT業者達到自製台灣劇的比例,我認為,沒什麼好禁止中國OTT業者進來,因為如果再禁下去,台灣從業人員一年還剩下幾檔戲可以工作?
再舉Netflix例子,在台灣製播兩檔戲劇《雙城故事》跟《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雖然這兩部戲劇並沒有很好的收視效果,於是,Netflix把重心放在韓劇上,像《李屍朝鮮》又大又紅。所以我認為,多一個OTT進來,台灣戲劇產業機會就會大。
問:你如何看中國OTT挾著中國資金,登台並非為了都是賺錢,反而是洗腦?
答:NCC與文化部要去審查,現在的觀眾有那麼笨嗎?我相信也沒人要看紅色戲。現在重要的問題不是禁止,假設現在規定愛奇藝每年要製作150部台灣戲劇,相對地,我們發揮台灣優勢製作好內容給台灣觀眾看,甚至透過中國OTT平台,傳播出去,這也沒有什麼不好。
問:你認為台灣戲劇可以透過愛奇藝傳播到中國市場?
答:我覺得只要不涉及敏感的政治議題,其實是可以的。觀眾要看的就是好看的劇。能不能傳播到中國大陸還要經過中國政府審查,但至少台灣觀眾可以用愛奇藝看到台灣戲劇。
問:愛奇藝現在播的台灣戲劇都是自己拍,還是委外製作?
答:愛奇藝會跟業者合作,都是花錢委外由台灣業者拍攝。
問:你怎麼看網路無國界,OTT平台傳播沒有落地的問題?
答:這就是法律層面的問題了,這是政府要做的事。
圖片來源:取自各官網、TDC NEWS翻拍重製
更多台灣數位匯流網報導
【專訪】怕中國OTT登台?郭建宏:「怕什麼!台灣要怕的是產製不出好內容。」
【專訪】郭建宏:韓劇一集斥資逾2千萬 台劇一集縮水成70萬
【讀者投書】
台灣數位匯流網歡迎各界踴躍發聲,來稿請寄至tdcpress.com@gmail.com,並請附上姓名、聯絡方式、職業與簡介。本網有權決定是否刊登及刪修之權利,本網不支付稿酬,且文責自負。
【請標明原文出處與原始連結方可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