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追蹤

【華航罷工始末】勞資協商屢破局!華航機師為何要罷工?(更新)

張思穎
2019/02/12
Spectr News Theme

台灣數位匯流網記者張思穎/綜合報導

華航機師罷工事件持續延燒,引發各界關注,部分媒體日前更把華航罷工焦點轉移至民進黨派系鬥爭之說,但桃園市長鄭文燦與交通部長林佳龍雙方都駁斥派系鬥爭之說,並強調雙方感情良好。

事件發生第3天之後,華航股東也對媒體發聲表示,大家只談勞工權益,誰想到股東權益?但究竟華航機師為何要罷工?他們的訴求又是什麼?華航與交通部又怎麼說?以下是整個事件始末。

華航機師2月8日清晨6點罷工,根據華航統計,截至13日下午6時為止,包含延遲與取消的航班,已影響估計約近2萬旅客(表一:機師工會罷工事件簿)。

持有華航股權34%的交通部介入協調後,桃園市機師工會華航分會與華航已進行二度勞資會議,但一直到11日都未達成共識。這起事件也引起各家航空的關注,如果「疲勞航班」的問題沒有解決,恐怕航班取消的景況會持續延燒。

華航機師為何說「疲勞航班」?

根據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以下簡稱工會)8日發表聲明指出,長程航班的機師需在駕駛艙連續工作超過8個小時,而這還不包括飛機起飛數小時前,機師就必須提前趕到機場報到的準備時間。換句話說,如果不增派人力,長程航班的機師往往需要連續工作11到12個小時,甚至更久。

搭過飛機的旅客都明白,長時間待在幾萬英呎的狹小的機艙內,就算入睡也很不舒服,何況是坐在前艙的機師不能離開駕駛艙,且全程要高度專注以確保安全;即便是抵達目的地後,旅客下機時,機師要在這一小時內負責機外檢查、處理機務,還要整備起飛。緊接著下一個航班啟程,又得按照先前的做法值勤。

以單趟約3.5小時飛往關島為例,假設飛機上午9點台北起飛,到達關島約莫中午12點半,1點半再次啟程回台已是下午5點,這8小時內完全不能休息,只能一面工作、一面用餐。

 2015年4月 首度罷工投票

時間回到2015年4月,工會以88%同意票通過第一次罷工投票,訴求改善外站津貼和服務年限規定等,當時華航出面協商,化解機師的罷工危機。

 2018年8月 二度罷工投票

去年(2018)8月第二度舉行罷工投票,工會以85%投票率、97.7%的支持率取得合法罷工權,原定中秋連假進行罷工,後來華航分會強調一年內將針對工會的21項勞資爭議項目繼續協商,才讓罷工事件暫緩。

2019年2月8日 工會罷工 盼引關注

根據工會8日發表的聲明提到,華航資方曾表示,飛行員已經多了近100名,人力充足,但經過協商後卻仍不見華航改善調動派遣的措施,於是集體罷工,希望引起社會各界關注。

五大訴求  協商破局

工會提出5大訴求,包含一、改善疲勞航班,二、副駕駛升訓制度透明化,三、保障國籍機師工作權,四、撤換破壞勞資關係的不稱職主管,五、比照長榮航空保障第13個月全薪,並納入團體協約,只限工會會員享有。

華航針對第一點表示,若改善疲勞航班管理成12小時以上派4位機師、8小時以上派3位機師,將大幅提高公司人事成本;此外,資方認為,制度完善沒有黑箱,完全保障國內機師的工作權,其餘則未有回應,雙方未達成共識。

2019年2月9日 第一次勞資協商會議

或許是華航措手不及,首次協商並未提出具體應對措施。

2019年2月10日 華航提出補償方案

華航代表提出承諾賠償給旅客(團客、散客)和旅行業者的方案,凡受罷工影響的交通費,食宿,檢附單據即可實報實銷。

2019年2月11日 第二次勞資六方協商會議

雙方達成12小時長程航班派遣4名機師(正、副機師各2名)的共識,8小時以上航班增為3人派遣,12小時以上航班增為4人派遣。

FTFDP? 協商破局

然而,究竟要FT(Flight Time)還是FDP(Flight Duty Period)作為計算?雙方各持己見,導致協商破局,長榮機師兼工會理事長李信燕認為,應該以FDP為計算基礎,但華航則認為應以FT為準則。

不過,為什麼這次會協商破局?看看國際如何設定FT和FDP上限就能略知一二。以美國為例,FT的上限為8小時;而韓國上限有兩種,FT的上限一樣為8小時,FDP上限則和歐盟一樣13小時。因此,工會開出FT上限7小時、FDP上限9.5小時的訴求,實在有點強人所難。

2019年2月12日 華航召開說明會

華航發言人劉朝洋指出,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提出的論點與事實有極大出入。他表示,工會一職變來變去,第一次勞資座談中,工會突然提出要將8小時以上3人派遣,改為7小時以上3人派遣;第二次勞資座談又偏離主題,提出多航段多新議題,以及FDP計算資,這會讓會議沒有結論。

2月13日凌晨1點 展開第3次勞資座談會

交通部表示,第3次勞資座談會擬定於13日凌晨1時舉行。華航回應工會「疲勞時段」協商「疲勞航班」聲明,已收到交通部通知,正通知談判代表中,將同意參加第三次勞資座談會。

2月13日 第三次勞資座談會初步共識

交通部長林佳龍在雙方協商前表示,這場協商是公開邀請媒體進場,期許雙方在國人面前,拿出最大的誠意,尋求最大的交集。

針對工會就機師人力派遣之訴求,依預劃班表之飛航時間(FT)8小時以上者,以3人派遣,12小時以上、以4人派遣為原則。

此外,針對現有班表之特殊航線同意以下列方式派遣,包括如下:

1、美國內陸之安克拉治-紐約來回航線改3人派遣。

2、重慶紅眼貨機4人派遣,回程恢復正常休時。

3、西安3人派遣。

4、帛琉3人派遣。

5、關島2人派遣於關島住房。

根據交通部提供的資訊表示,雙方初步達成共識仍需雙方最後確認,但不得因以上協議對現有固定航班之派遣方式為不利變更,若有任何變更之必要,也應與工會協商,遇緊急狀況不受此限。

2月15日 桃園國際機場因應機師罷工事件更新說明

依據中華航空公司(15日)上午8時提供的最新資料顯示,桃園機場今日華航班機共計有13架次取消(出境5個航班,及入境8個航班),預估影響旅客總計2,569人次。

華航機師罷工自2月8日(大年初四)6時起開始,桃園機場公司接獲訊息後,立即於7日晚間20:19成立緊急應變小組,並於8日晨間5時舉行第一次應變會議,針對可能之影響預作規劃,截止至15日,機場公司共計召開18次應變小組會議,動員324人次,維持桃園機場營運。

經統計此次華航機師罷工事件,自2月8日至15日止,桃園國際機場受影響航班總計145架次(取消138、延遲7),估計影響旅客26,529人次。

 

 

訊息來源:交通部、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華航官網

圖片來源:TDC NEWS

【讀者投書】

台灣數位匯流網歡迎各界踴躍發聲,來稿請寄至tdcpress.com@gmail.com,並請附上姓名、聯絡方式、職業與簡介。本網有權決定是否刊登及刪修之權利,本網不支付稿酬,且文責自負。

【請標明原文出處與原始連結方可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