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際網銀模式看台灣網銀的未來

台灣數位匯流網記者簡鈺璇/綜合報導
金管會在2018年底釋出純網路銀行執照後,包括中華電信與兆豐銀、日本樂天與國票金隊,以及通訊軟體Line皆有意籌組團隊,爭取唯二的網銀執照。不過,臺灣的銀行市場幾近飽和,小島上已有37間本國銀行,但有14間銀行的市佔率不到1%,競爭相當激烈。因此,臺灣網銀未來如何殺出血路?值得關注。
國際金融隊出擊 經驗與風險控管力佳
綜觀國際的網路銀行狀況,依據網銀的股東組成有三種營運特色,一是大股東以現有銀行業者為主,例如:美國Ally Bank、英國TSB與德國Fidor Bank,服務重點在於提供客戶更優惠的金融服務,提升使用者經驗。
已遞出申請國票金與樂天銀行組隊的「樂天國際商業銀行」(RAKUTEN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BANK),正是100%的金融隊,它的股權結構:國票金49%、日本樂天銀行51%、樂天信用卡1%。
根據1月《中央社》報導,國票金董事長魏啟林表示,國票金能夠負責臺灣的風險控管、法遵等工作,而樂天則是全球網銀經營成功的隊伍。兩者加乘或許能給予臺灣金融科技、外商銀行投資一些新刺激。
異業組隊 重視數據共享與客戶開發
第二種網銀模式則走「股東多元」路線,由金融科技、電信業、通訊軟體、零售業或金融控股公司共同成立,如:日本市佔率最高的樂天銀行(100%的電子商務控股)、韓國K-Bank(KT電信業、KG Inicis電子支付、零售業等持股)、韓國Kakao Bank(韓國最大通訊軟體業Kakao、國民銀行、投資控股公司等持股)。
這種網銀類型的優勢在於,借重股東既有的業務網絡與龐大的客群,能夠迅速拓展金融與物流、通訊產業結合的服務。
舉例來說, Kakao Talk是韓國最大的聊天軟體,擁有1400萬以上的用戶,這讓Kakao Bank一成立後,就擁有七成的潛在客戶,日後Kakao Bank便將服務導入Kakao Talk中,推出行動支付、計程車叫車等服務。
台灣申請網銀隊伍 資源整合將是勝出關鍵
在台灣申請網銀的隊伍中,中華電信與兆豐共組的「將來網路銀行」(Next Commercial Bank),以及通訊軟體 LINE台灣成立 LINE Financial皆循這個模式。
其中,「將來網路銀行」的股東除了中華電信、兆豐金之外,還包括:全聯實業、新光金控、悠遊卡公司、關貿網路、PChome等,旗下股東相當多元。在借重中華電信的資訊安全、網路科技優勢下,如何異業結合將是將來網路銀行的未來的發展重點。
LINE Financial則邀請遠傳電信與台灣大哥大擔任策略股東,共同加入純網路銀行執照申請的籌備團隊,兩家電信夥伴將分別持股 5%,其他由 LINE Financial 台灣持股 49.9%,金融業共持股 40.1%。
除了上述幾種模式外,還有中國大陸特有的網銀模式,主要是彌補金融普及率低的問題,以提供微型企業或個人小額存款、貸款等服務作為競爭利基,如:騰訊的微眾銀行的個人「微粒貸」、浙江網商銀行的微小企業與農民小額放貸服務。不過,這種模式在金融業發達的臺灣,比較沒有發展的空間。
圖片來源:TDC NEWS翻拍重製
更多台灣數位匯流網報導
電信業者成國內純網銀當紅炸子雞
亞洲社群媒體LINE、Kakao、微信搶電子支付商機
【讀者投書】
台灣數位匯流網歡迎各界踴躍發聲,來稿請寄至tdcpress.com@gmail.com,並請附上姓名、聯絡方式、職業與簡介。本網有權決定是否刊登及刪修之權利,本網不支付稿酬,且文責自負。
【請標明原文出處與原始連結方可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