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電信通訊

本業經營不振 中華電信投資純網銀效益待觀察

蘇元和、姜文
2019/01/17
Spectr News Theme

台灣數位匯流網記者蘇元和、姜文/分析報導

隨著純網銀成為金管會開放銀行的選項,國內電信龍頭中華電信也要挪資金,加入純網路投資行列,而中華電信旗下股東磨刀霍霍,瞄準的正是中華電信背後的九百萬客戶,而國家持股超過30%的中華電信則得簽署財務支援承諾書,為營運虧損承擔增資的空白授權。

台灣金融業(銀行、保險、證券期貨)在立法上採取的是最嚴格的法律許可制,任何人均不得從事金融相關事業,除非有主管機關事前審核同意,否則便是違法。

然而,電信業者要在數位匯流浪潮下,經營更有效率、更有競爭力,在多變的市場環境生存得更好,富邦集團的台灣大哥大整合了有線電視、電商、媒體娛樂、電信以及台北富邦銀行;遠東集團也靠遠傳電信、遠東銀行、醫院等資源整合。

中華電信要搶攻數位匯流市場,缺的正是金融科技、消費金融的這塊重要拼圖,就在這一波的整合電信、電商、金融跨業融合發展之下,中華電信的股東兆豐銀行目前擁有200多萬客戶,雙方除固守本業的優勢之外,並可整合開創消金業務商機。

再來看看近年金融科技Fintech掀起的熱門行業,金融科技是許多科技公司看好這個被高度保護監理的領域,但卻也是幾近科技沙漠的5000億大餅。

在重重金融法規、行政規則以及多如牛毛的所謂輔導辦法和事前審查規範下,科技公司取得金融數據不易,更惶論要實際涉及存款放款業務,因為一碰觸便會直接觸法,不但有鉅額罰款,更有刑法伺候。

去年,中華電信因決策錯誤致使本業營運受到499之亂的影響,財測目標未能達成,然而電信市場的行動通訊費率低價競爭難避免,因此,轉型是迫切需要,未來中華電信要靠投資逾三十億成立的「將來網路」銀行,形成電信、金融、零售的團隊,未來究竟能否運用各股東的優勢,帶來新活力?還是引發另一樁本業與業外的擴大損失?值得外界持續觀察。

 

圖片來源:翻拍自GOOGLE MAP

更多台灣數位匯流網報導
電信業者成國內純網銀當紅炸子雞
從國際網銀模式看台灣網銀的未來

【讀者投書】

台灣數位匯流網歡迎各界踴躍發聲,來稿請寄至tdcpress.com@gmail.com,並請附上姓名、聯絡方式、職業與簡介。本網有權決定是否刊登及刪修之權利,本網不支付稿酬,且文責自負。

【請標明原文出處與原始連結方可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