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陳憶寧:NCC實行管制 不應歧視任何產業

文/蘇元和
獨立機關的NCC職掌管制與監理,但不管是TBC下架民視事件或是費率審查等,NCC總會讓外界認為充滿政治考量的決策?陳憶寧在專訪中,也透露同樣的感受,以下是專訪摘要。
《台灣數位匯流網》問 (以下簡稱問):你認為NCC在推動政策時,應要留意面向?
陳憶寧答(以下簡稱答):我覺得NCC需要體認到面對所謂通訊傳播產業的時候,應該不要有對任何產業有歧視或是差別待遇心態。有線電視、無線電視、衛星頻道等等被管制得較多,可能是基於一個假設,不長進或是有暴利的業者需要多管。
我認為,未來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有線電視業、無線電視台如果本身自己沒辦法轉換過來,就會自然被淘汰了,業者有企圖心要跟上數位化或是網路化的腳步,政府可以給業者多一些空間,給予胡蘿蔔而不是棍子。
之前的TBC與民視新聞的爭議事件,除了可能來自民視與政治因素的壓力外,從過程中NCC對於TBC的要求,今天看來對TBC是有些不公平,高密度管制是我認為對有線電視業者來講,是相當痛苦的。
問:你上述的觀察,你認為是什麼原因造成?
答: 我認為是整個NCC,包括事務官與政務官對於商業紛爭或是隱含政治較勁是特別謹慎處理,不論是傳說中的「財團」或是「黑道」是否介入都是如此。我自己沒有機會了解財團與黑道的歷史與現況,但自從我到NCC之後,確實聽聞過這些事。只是我認為業者只要提供好的服務,不需太過刻意從政治色彩,財團規模等等來理解有線電視、IPTV或是頻道業者。
問:你曾在NCC擔任委員,跨過藍綠不同政黨執政時期,你認為有什麼不一樣?
答:我很幸運有機會跨了屆,也跨了黨派。每一屆委員所組成的委員會都有不同的風格。石世豪時代,委員們常常有不同意見發生,但是討論上的氣氛相當有趣的,激烈爭吵也是有,但基本上期待以低度管制讓產業有空間發展,感覺上相當尊重產業。
現在的NCC管制思維較強烈,雖然NCC是一個監理機關,必須行政,這個時代若一部法已經不適用了,在進行不利益處分討論時,能夠以最小管制思維進行處分會比較妥當。
舉以TBC下架民視事件的例子,NCC是監理機關,在罰則上的裁量,總會讓我覺得整個決策是似乎失去原則,讓外界相當不能理解。因此這過程中總是讓人猜測是否有政治考量就不讓人意外了。
另外,有線電視平台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費率審查的事,除了NCC審查的縣市之外,還有地方政府的審查,有線電視業者與地方政府的關係相當微妙,這裡面有相當多的以消費者保護為名,卻可能有政治考量之實的作法。
圖片來源:TDC NEWS
延伸閱讀,看更多:
【讀者投書】
台灣數位匯流網歡迎各界踴躍發聲,來稿請寄至tdcpress.com@gmail.com,並請附上姓名、聯絡方式、職業與簡介。本網有權決定是否刊登及刪修之權利,本網不支付稿酬,且文責自負。
【請標明原文出處與原始連結方可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