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任期最痛苦的事?陳憶寧: 「我不怕黑道,反而怕政治干預力!」

蘇元和
2018/10/01
Spectr News Theme

文/蘇元和

「我不怕黑道,我反而怕政治干預力!」卸下NCC委員的身分,談到任期內的最痛苦的事,陳憶寧這樣說。

4年前,陳憶寧在國民黨執政時代,被推薦送進通傳會,她說,每個人進來難免都有自己的政治立場,她不認為有政治立場是不對的事,但在面對業者的時候就必須拋開自身的政治立場。

過去,傳播學者出身的陳憶寧給人印象是學者性格較強的委員,去年台數科東森電視交易案,她反對交易案的理由不是財務問題,也不是黨政軍的一張股票,而是媒體內容製作上,買家讓她不放心。

此外,對於身為獨立機關NCC委員如何看待與產業人士互動?「我覺得產業的人是需要被尊重的,NCC在心態上應稍微調整,學術界跟產業界要多多互動,彼此在人才與資源上能多交流,也才能多些活絡。」陳憶寧說。

在NCC的日子,對她來講是一個很新鮮的經驗,她說,「我發現台灣電視難看是有原因的,後來也知道很多產業的人是很努力,但卻因環境限制讓他們很難努力地去發揮。」過去擔任NCC委員的經驗中,包括東森電視交易案在當時受到政治力量的影響,其他像是「廣電法不要送……」這類的話語,這些事都讓她覺得:「我們不是獨立機關嗎?」

「我不會後悔到NCC,且很感謝當年推薦我進去NCC的人,第一我因而認識產業,也了解到一個政策的推動,背後其實有很多複雜的因素,並了解立法院的運作,從我經歷過藍營跟綠營的時代,這樣的經驗中,讓我知道藍、綠的差異真的是有點有趣。」陳憶寧說。

不僅如此,陳憶寧也有深切的體認,那就是藍綠的問題是造成台灣社會進步一個很大的一個阻力,沒有解決政治上的藍綠問題,台灣產業的問題就很難被解決。

陳憶寧離開了NCC,她將以自身的經歷指引學生找到職涯的方向。她說,「當我回到學校教書的時候,我可以跟學生解釋說為什麼台灣電視這麼難看,除了科技進步,多元載具的崛起因素之外,還有台灣政治的氛圍。至於學生就業方向,我會較鼓勵學生選擇電信產業,而非到高管制的有線電視產業。」

 

圖片來源:TDC NEWS

延伸閱讀,看更多:

【專訪】陳憶寧:NCC實行管制 不應歧視任何產業

【專訪】陳憶寧:管制有落差 NCC缺乏匯流法的概念

【專訪】陳憶寧:管制媒體 NCC就很難成為真正獨立機關

【讀者投書】

台灣數位匯流網歡迎各界踴躍發聲,來稿請寄至tdcpress.com@gmail.com,並請附上姓名、聯絡方式、職業與簡介。本網有權決定是否刊登及刪修之權利,本網不支付稿酬,且文責自負。

【請標明原文出處與原始連結方可轉載】